随着“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想法在国内普通家庭中逐渐引起共鸣,留学已成为千家万户热议的话题,这个话题热度并没有因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式和不确定的疫情而降温。然而,出国留学是个重大决定,牵动着千万家庭的心,从萌生想法到申请准备、签证办理,甚至留学归来整个周期,对于初次留学缺乏经验的家庭,每一步都充满了对未知的困惑,有的问题甚至令很多父母和小伙伴感到焦虑。
今天頔頔要给小伙伴分享的话题是关于留学申请中那些含金量高的课外活动,为什么要聊这个话题,本着“有用”和“实用”的原则,且听頔頔帮你展开说说。
教育部2017年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小学阶段的留学生占出国留学生总数的比例已经增长到33.93%。近10年来,我国留学群体分布呈现从“本科及以上”向“高中及以下”的延伸趋势,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让孩子在国外接受基础教育,且整个趋势还在发展。这个趋势背后的逻辑事这样的,第一,众所周知,国外的中小学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这对于在教育理念上更追求孩子个性化发展的家长来说,无疑具有较大的吸引力。
第二,“低龄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语言能力。因为在高中及以下阶段,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可以兼顾学习以外的生活及活动。如果在本科及以上阶段出国,学生的学习压力变大,课外活动也会相应减少,语言能力就无法得到充分锻炼,学生需要花更多精力去平衡学习与生活。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从2008年开始,美国和英国这些主流留学国家的录取率呈现下降趋势。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趋势在顶尖高校中尤为明显,这无疑更留学的家长和小伙伴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资料来源:牛津大学官网
https://www.ox.ac.uk/about/facts-and-figures/admissions-statistics/undergraduate-students。
面对录取率的降低,留学申请的小伙伴应如何应对?如何提升被心仪学校录取的概率呢?专家通过历史数据总结给出如下建议:首先,保证所有申请材料准备齐全,标准化考试成绩不低于学校最低要求(这是最基本的条件),以此获得心仪学校的敲门砖;其次,不断提升个人软实力,以兴趣为依托,德、智、体全面发展,成为具有个人特色与发展潜力的“复合型人才”,这其中含金量高的那些课外活动无疑是重要加分项。以上两个趋势,就是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越来越重视留学课外活动的两个重要原因。
特长及课外活动是申请准备材料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外活动能不仅体现学生的软实力和兴趣目标,而且学校也非常希望通过课外活动了解学生除学业以外的特长与性格特点等。这要求小伙伴要把寒暑假充分利用起来,培养自己的特长,包括但不限于学术竞赛、体育运动、音乐、设计、公益慈善、创新类活动;小伙伴应早规划、早挖掘。通常,有体育特长的学生,尤其是在体育竞赛中获奖的学生会受到招生官的青睐。此外,课外活动最好不要浅尝辄止,因为招生官不仅要看申请表上列出的奖项,更重视学生在文书中体现出参与活动的过程和反思。无论参加哪种课外活动,持续性都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
美国的高中是9~12年级,相当于中国的初三至高三。这四年是一个漫长且需要努力的时期,学生在学业、课外活动、竞赛、社区服务以及个人兴趣上的发展与努力,决定了其未来的大学申请结果。在这四年(初三到高三)有限的三个暑假中,准备留学的小伙伴不仅要把大量时间分割给托福、SAT或ACT,IB体系的学生在11年级还要写大量的论文。因此,深入了解课外活动的类型及其投入时间,并且做好规划,对准备出国的小伙伴而言是非常关键的。
图 2022年中国学生在出国留学前的课外活动情况
上图显示,中国学生在科研实习、海外交换生或短期国外交流活动、暑期实习等课外活动中表现不足。2022年的调研数据显示:分别有75.9%、71.9%、70.7%和70.4%的家长表示,其子女在出国留学前参加了公益活动、兴趣类活动、学生工作或社团工作、学术竞赛;分别有67.2%、62.0%、68.9%、60.0%的学生表示,他们在出国留学前参加了公益活动、兴趣类活动、学生工作或社团工作、学术竞赛。
学术类活动主要分为学术竞赛和学术研究两种。
此外,一些以学术为核心内容的夏校和暑期训练营也属于学术类活动的范畴。学术竞赛主要指被多所海外大学认可的国际竞赛,其种类很多,每个竞赛设置的科目种类也很多(理科偏多)。优秀的竞赛奖项能体现学生出色的学术能力与敢于挑战的个人素养,从而为学生的申请增色不少。学术研究大多指国内外高校自身的研究项目,学生可以利用假期时间参与。
公益类活动主要指志愿者活动、慈善活动以及社区服务活动。
有强烈社区服务意识和公益意识的小伙伴在申请中更受欢迎。小伙伴需要找到真正愿意投入热情的事情,这样不仅有丰富的课外活动经历,为文书提供有用的素材,还能真正培养自己的综合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感、同情心。
领导力类活动是指能体现学生领袖精神和领导能力的课外活动。领导力包括但不限于组织协调能力、统筹规划能力、沟通调节能力。
在大学生活中,团队合作的课程与项目居多,因此,领导力是大学招生官一贯重视的能力。领导力类活动的形式很多,校内活动包括学生会与社团管理,竞赛类活动包括模拟联合国、模拟法庭等。学生可以在学校创办各种社团,从而体现作为发起人的领导力,也可以参加美国大学的青少年领导力峰会,组织公益服务等,通过这些活动来体现自己的组织能力与领导能力。
前三类活动分别体现了学生的学术能力、服务意识和领袖精神。最后一类活动则回归学生个人兴趣,向招生官展示每个学生的爱好与特点。
特长类活动包括但不限于艺术类、体育类活动,有时还可以是学生独特的“冷门”兴趣。比如:对书法字帖感兴趣,于是完成了几本字帖的翻译工作并最终出版;对游戏格外上心,于是学习3D模型,成功制作出了几个游戏角色和游戏物件。
总之,如果说标化成绩与GPA是一个人的外表,那么课外活动则是一个人的气质,课外活动表现得好,气质会卓尔不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