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
NO.1专业解析
专业代码:100201
学科门类:医学
修学年限:5年
学历层次:本科(普通教育)
学位头衔:医学学士学位
医学门类下设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中药学、法医学、医学技术、护理学等11个专业类,共有50多个本科专业。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专业是医学门类中最核心、最基础的专业,被考生广泛关注。
临床医学专业的毕业生将来大多会从事临床工作,也就是医院中各科室的临床大夫。基础医学相对而言更偏重于医学研究,以疾病研究为主要目的。
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开设的课程有相近之处,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生物医学基础课、临床医学课等三部分。
公共基础课有英语、数学、物理、化学、医学史等。
生物医学基础课包括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免疫学、病原学、遗传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病理解剖学、药理学、预防医学、生物医学实验等。
临床医学课则主要有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眼科学、耳鼻喉科学、神经内科学、传染病学、康复医学基础等。
各院校根据开设专业、培养年限不同,课程设置有所差异。
主干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
核心课程: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临床见习、临床实习等
主要专业实验:普通化学实验、生物物理实验、机能实验等
选考学科建议:不限/物理/化学/化学+生物/物理+化学/物理+化学+生物
NO.2 学习需具备条件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自然科学、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方面的基本知识与基本理论,接受临床技能、沟通技能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初步的医疗、健康宣教、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 掌握医学相关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知识和方法,并能用于指导未来的学习与医学实践。
2. 掌握基础医学相关知识,即生命各阶段人体的正常结构、功能和心理状态,掌握各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包括精神疾病)的发病原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防治原则。
3. 掌握基本的药理知识和临床合理用药原则。
4. 掌握正常的妊娠和分娩知识、产科常见急症处理方法、产前及产后的保健原则以及计划生育的医学知识。
5. 掌握临床流行病学的有关知识和相关科学实验方法,掌握健康教育、疾病预防与筛查的原则,掌握缓解与改善疾患和残障、康复以及临终关怀的有关知识。
6. 掌握中国传统医学的基本特点,了解中医的辨证论治等原则。
7. 掌握传染病的发生、发展及传播规律,掌握常见传染病的防治原则。
8. 掌握临床医学的基本知识和临床操作的基本技能,具备临床各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处理能力,具备一般急症的诊断、急救及处理能力。
9. 掌握临床思维分析方法,能够运用循证医学、预防医学原理指导医学实践。
10. 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能够结合临床实际,独立利用图书馆和现代信息技术研究医学问题和获取信息,能够用一门外语阅读医学文献。
11. 具有与病人及家属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具有与医生、护士及其他医疗卫生从业人员交流沟通的能力,能够对病人和公众进行健康生活方式、疾病预防等方面知识的宣传教育。
12. 熟悉医疗相关方针、政策和法规,理解全科医学和社区卫生政策。
13. 了解医疗相关专业领域的最新前沿进展。
14. 具备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NO.3 专业与就业
据数据显示,临床医学专业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为80000-85000人,男女比例为:男生占44%,女生占56%,文理科比例为:文科占0%,理科占100%,最近三年全国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75%-85%左右,整体就业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由于学科的特殊性,医学专业就业面窄是不争的事实。尤其是临床医学,虽然每年的毕业生很多,但就业率并不特别高。我国大医院的体制基本都是国家事业单位,很多人都想进入大城市的大医院。所以,像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医院就业率相当低。公立医院编制有限,私立医院在中国的发展又很一般,因此无法消化每年大量的毕业生。不仅是本科生,近些年连临床医学的研究生也面临就业问题。
当然就业难的原因有很多,一般人是大医院进不去,小医院不想去。于是很多毕业生最终做了医药代表,或者医疗器械销售。一个医生从20岁学习,到40岁成熟,一直可以干到60岁退休,退休后又被医院返聘回来。这样算下来,在职医生所占岗位的时间比较长,从自然更新淘汰的规律来看,新人进入医院就比较难。
这里要说一句,不是所有的医学类专业就业都难,像护理本科、麻醉学、放射医学等,在很多地区的就业会比临床医学好一些。
不进大医院到哪儿去求职?
实际上,临床医学就业难大多是毕业生自己局限了求职范围。除了到三甲、二甲等医院就业以外,医学类专业的毕业生还有很多不错的发展方向。比如,基层医疗工作单位、健康管理中心、健康管理师、健康知识普及等。
1.基层医疗工作
从各国人均拥有医生的数量来看,我国医疗人员的缺口非常大,尤其是基层偏远地区。目前,我国全科医生的人数远远不够。
目前,我国基层很多地方缺医少药,社区医疗中心条件没有得到改善,正需要专业人才。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入,医学类毕业生在基层势必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2.健康管理师
现代人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群也越来越多,促使社会对健康管理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旺盛。
医学专业毕业生,尤其是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的专业人才有系统的医疗专业知识作为基础,从事这一行业更是如虎添翼。健康体检中心、健康管理中心也可以是毕业生的就业选择。
3.从事医学相关工作
要拓展就业领域,不必拘泥于专业对口,毕业生可以选择那些与医学专业相近或相邻的新兴行业工作,如制药公司、生物医药公司、保健、康复、美容、家庭护理、临终关怀、养老院等单位;还可以到一些相关职业和交叉学科的领域工作,如保险公司的医药核赔师等。另外,医疗保险、医疗咨询、医疗器械推广等方面的成功人士中也不乏医学专业毕业生。
医学是个经验型行业,医生的专业知识、技术经验、年龄阅历对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因此,毕业生坚持一线工作,增加实践经验才能为未来打基础。
NO.4 报考指南
医学类专业的特点是培养周期长、课业负担重;对学生的身体条件和录取分数要求都较高。
近年来,不管是综合性大学里的医学类专业还是专业的医学类院校,录取分数都相对较高。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医学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等顶尖院校的八年制临床医学,在京录取分数都在660分左右。2017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深化医教改革与发展的意见》中提出:“本科临床医学类、中医学类专业逐步实现一本招生,已实施招生批次改革的省份,要采取措施吸引优秀生源报考医学专业,提高生源质量。”二批录取的医科类院校将逐渐减少。
人才培养周期长
在人才培养上,临床医学有五年制、六年制、七年制、八年制之分。考生和家长要在详细了解各学制培养目标后再结合实际做选择。
临床医学五年制,就是一般的临床本科,主要培养从事临床医疗工作的医学专门人才,要求学生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础理论和医疗技能;能够正确诊治常见病及多发病,对急、难、重症能进行初步处理。
临床医学六年制,主要是各个学校的特色外语医学。第一年强化外语,以后的课程和五年制差不多,但是会非常强调外语。
七年制临床医学教育实行“7年一贯、本硕融通”的培养模式,旨在培养在医学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能力方面均达到硕士水平的高层次医学人才。
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是本、硕、博连读,主要培养适应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具有宽厚扎实理论知识基础,有熟练临床工作能力和独立临床科研工作能力,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较大发展潜能的高素质临床医学高层次专门人才。目前我国可以办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有:北京大学医学部、北京协和医学院、复旦大学医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浙江大学医学院、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院等。
身体条件要求高
医学类专业对身体条件要求较高,考生报考时一定要注意医学类院校和专业在身体、性别、科类等方面的要求。
例如,首都医科大学各专业对考生视力的要求是:眼睛的近视矫正视力不低于4.8,双眼矫正视力镜片度数差不大于200度,各眼矫正视力镜片度数不超过800度,无色盲、色弱,无斜视、弱视。由于医学类专业学习与将来就业的特殊性,学校一般要求考生检验肝功能与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新生入校后要进行身体复查,不适合学习者,学校有权取消其入学资格。
还有一些专业会有特殊要求,如首都医科大学等院校的口腔医学专业只招右利手考生(即不招“左撇子”);一些院校的护理专业招生有男女限制等。所以,考生在报考时,一定要看清《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和各高校招生章程中的具体要求。
报考看清专业代码
需要提醒考生要注意的是,有些高校所属医学院和本校是分开招生的。在填报志愿时,考生要看清院校代码和专业代码。例如,北大医学部与北大校本部在招生时使用不同的院校代码,在报考时要分别报考。复旦大学和复旦大学医学院也是分开招生的。也就是说,凡是想报考复旦大学临床医学专业的考生,要在复旦大学医学院的专业目录中找,并填报复旦大学医学院的院校代码和专业代码,即“复旦大学医学院8年制临床医学专业”。考生报考时需要结合高校在所在地的招生具体情况进行报考。
来源:大浙江家长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