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76738950822665.png  欢迎访问山东招生教育网官方网站!

服务热线:400-011-3805/15053502117
专业解读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业解读
(2025)大学专业解读:儿科学
发布时间:2025-04-02


儿科学


NO.1 专业解析


专业代码:100207

学科门类:医学

修学年限:5年

学历层次:本科(普通教育)

学位头衔:医学学士学位


儿科学既是一门独具特色的临床学科,又自成体系,是一门专注于儿童健康和疾病预防与治疗的医学专业。该专业涉及到儿童的生理、心理、社会和环境等多个方面,旨在培养具备全面的医学知识和技能,能够为儿童提供高质量医疗服务的专业人才。


儿科学主要研究范围包括: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儿童中各种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临床诊断和治疗的理论和技术;研究各种疾病在儿童时期的预防措施、儿童中各种疾病患儿的康复可能性以及具体方法等。


儿科学本科专业学制一般为5年,主干学科一般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儿科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等。目前在儿科学下还发展了一些分支学科和特色专业方向,如小儿外科学、新生儿医学、儿童保健医学、围生期医学、青春期医学等。


儿科学核心课程以医学基础课程、医学专业课程为主,主要包括内科学、外科学、临床基本技能、小儿内科学、小儿外科学、妇产科学、细胞生物学、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儿童保健学等。


选考学科建议:物理+化学/物理+化学+生物


NO.2   学习需具备条件


儿科学主要研究胎儿至青春期儿童的生长发育、疾病预防、疾病诊疗、保健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行儿童健康的保障与小儿疾病的预防、诊治等。例如:新生儿先天性疾病的筛查,幼儿疫苗的接种,儿童感冒、发烧等疾病的诊断、治疗等。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知识要求:


(1)掌握与医学相关的数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基础知识和科学方法,并能用于指导未来的学习和医学实践。


(2)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应掌握各年龄阶段的解剖、生理特点。


(3)掌握生命各阶段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原因,认识到环境因素、社会因素及行为心理因素对疾病形成与发展的影响,认识到预防疾病的重要性。


(4)掌握儿童各阶段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及防治原则。


(5)掌握儿童药代动力学特点及基本的药理知识及临床合理用药原则。


(6)掌握正常的妊娠和分娩、产科常见急症、产前及产后的保健原则。


(7)掌握全科医学基本知识,掌握健康教育、疾病预防和筛查的原则,掌握缓解与改善疾患和残障、康复以及临终关怀的有关知识。


(8)掌握临床流行病学的有关知识与方法,理解科学实验在医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9)掌握中国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了解中医学诊疗基本原则。


(10)掌握传染病的发生、发展以及传播的基本规律,掌握常见传染病的防治原则。


(11)掌握一门外语(英语),达到国家大学英语考试四级水平或通过硕士学位英语考试;能够熟练运用外语进行本专业的学习,具备一定的外语交流能力。


2.能力要求:


(1)具有全面、系统、正确地采集病史的能力,特别是儿童病史采集特点和注意事项。


(2)具有系统、规范地进行体格及精神检查的能力,规范书写病历的能力,强调儿童体格检查特点。


(3)具有较强的临床思维和分析能力。


(4)具有内、外、妇各类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能力,具有较强的儿科疾病的诊疗能力。


(5)具有筛查和诊断儿童常见遗传代谢性疾病的能力。


(6)具有一般急症的诊断、急救及处理能力,掌握儿童常见急诊的处理能力。


(7)具有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使用合适的临床技术,选择最适合、最经济的诊断、治疗手段的能力。


(8)具备开展医学科学研究的能力,能针对临床问题进行研究设计、实施、评价和论文撰写的能力。


(9)具有从事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能力。


(10)具有与患儿及其家属进行有效交流的能力。


(11)具有与医生、护士及其他医疗卫生从业人员交流的能力。


(12)结合临床实际,能够独立利用图书资料和现代信息技术研究医学问题及获取新知识与相关信息,能用一门外语阅读医学文献。


(13)能够对病人和公众进行有关健康生活方式、疾病预防等方面知识的宣传教育。


(14)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NO.3   专业与就业


11.png


据数据显示,儿科学专业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为2000-2500人,男女比例为:男生占49%,女生占51%,2021-2022年全国毕业生就业率保持上涨态势,由81%增长至93%,2023年就业率相较前一年略有回落,处于82%-87%之间,整体上,就业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目前,我国儿科医生资源总体呈紧缺状态,每千名儿童不足一位儿科医生,且资源分布不均衡。另外儿科医生流失数量大,也是人才短缺的主要因素之一。


毕业后去哪?除了当儿科医生,还能做什么工作?


全国儿科医师紧缺,儿科学毕业生就业形势良好,从三甲医院到基层医疗机构,均对儿科医师有大量需求。毕业生主要的就业方向是在各医疗单位、卫生保健机构、医学科研单位从事儿科临床医疗、卫生保健、教学或研究工作。本科毕业后也有较多毕业生选择继续攻读儿科学或相关专业硕士学位。


随着社会对儿童健康问题的关注度不断提高,许多学校、社区和政府机构都需要具备儿科学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私人诊所和家庭医生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除儿科医生外,儿科学专业的毕业生还可以担任的职位包括儿童护士、儿童营养师、儿童心理咨询师、学校校医、幼儿园健康顾问等。


NO.4   报考指南


报考儿科学需满足身体条件要求


包括儿科学专业在内的医学类各专业,对考生身体条件要求均较高,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要求,存在多个不予录取的情况,如色觉异常、色盲等。另外考虑到实验、实践教学特殊要求,有身体功能障碍,不宜就读医学类专业的考生,建议慎重报考儿科学专业。如任何一眼矫正到4.8镜片度数大于800度的;一眼失明另一眼矫正到4.8镜片度数大于400度的;两耳听力均在3米以内,或一耳听力在5米另一耳全聋的;斜视、嗅觉迟钝、口吃;对化学物品有过敏反应等。


考生在报考时,一定要看清《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和各高校招生章程中的具体要求,谨慎报考。


高考改革省市,需符合专业选考科目要求


儿科学专业大多要求考生选考科目为物理、化学、生物,具体按各高考改革省市公布的选科要求执行。如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高考选考科目为“3+3”的省市,儿科学需选考的科目为物理+化学。高考选考科目为“3+1+2”的省市,儿科学选考科目为物理(首选)+化学或生物(再选)。


选择儿科要有五心


儿科是一门“哑科”,不同于其它科室,患者都是小儿,有的孩子无法准确表述哪里不舒服,交流难度大,所以扎针、用药难度都比较大,而且还面对着来自焦急的患儿家长的压力。如果你热爱儿科,需要有足够的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同理心,且做好了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临床经验的准备。



来源:大浙江家长慧、网络汇总

 
 
 上一篇:(2025)大学专业解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考生在线登记
免费领取高招会入场券
  • 姓名
  • 电话
  • 所在中学
  • 高考分数
  • 意向院校
  • 留言
672121695
258651896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