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三学子而言,若心中怀揣着成为人民教师的理想,提前了解 “入行” 途径至关重要——既关系到高考志愿填报方向,也影响未来职业规划。
以下五种经过政策明确、路径清晰的方式,建议考生和家长重点关注,结合自身情况理性选择。
一、国家公费师范生
国家公费师范生是由教育部主导的 “优才优培” 项目,自2007年起在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南大学这6所直属师范大学实施,核心优势是 “经济无压力,就业有方向”。
报考与录取:需参加当年普通高考,志愿填报一般在本科提前批次(具体以当年各省教育考试院通知为准),录取分数线通常高于本省一本线(特殊省份参考对应批次线)。
在校保障:入学后无需缴纳学费、教材费和住宿费,还能享受每年固定的生活补助与实习补贴,从经济上减轻家庭负担。
履约要求:入学前必须签订《师范生公费教育协议书》,承诺毕业后回生源所在省份的中小学任教,且从事教育工作满6年;若中途违约,需退还已享受的费用并承担违约责任。
升学福利:从2024年起,符合条件的国家公费师范生可免试攻读本校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采取 “4年本科+2年硕士” 的本研衔接模式,毕业后需继续履约任教(读研时间不计入6年服务期)。
二、省级公费师范生
省级公费师范生由各省自主统筹,培养任务由省属师范院校,如山东省的山东师范大学、湖南省的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等承担,主要面向本省部分区域招生,更侧重为地方基础教育,尤其是向农村地区输送教师。
报考与协议:志愿填报一般在本科批次或专项批次(各省不同),入学前需签订三方协议书。甲方为培养学校,乙方为考生,丙方为报考服务地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明确三方权利与义务。
在校待遇:与国家公费师范生一致,免学费、教材费、住宿费,同时享受生活补助和实习补贴,保障学习期间无经济顾虑。
就业要求:毕业后需到协议约定的县(市、区)中小学任教,总服务年限不少于6年,且其中在县以下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或农村幼儿园的工作时间,不得少于5年,相对更侧重农村教育岗位,适合愿意扎根地方的考生。
三、优师专项计划(山东无此项招生计划)
优师专项计划全称为 “优秀教师定向培养专项计划”,核心目标是为中西部省份的乡村学校培养骨干教师,分为国家优师专项和地方优师专项两类,均以 “定向培养、履约任教” 为核心。
1、国家优师专项
培养院校:由上述6所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承担,仅面向中西部省份(如河南、四川、甘肃等)招生,具体省份以当年招生简章为准。
协议签订:录取后、收到录取通知书前,需与培养学校、生源所在省份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省级乡村振兴工作部门签订四方协议,明确任教承诺。
在校保障:免学费、免住宿费,补助生活费,与公费师范生待遇一致。
就业管理:毕业后需到生源所在省份的 “定向县” 中小学任教,服务期不少于 6年;就业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筹,通过 “双向选择” 落实任教学校和岗位,签订聘用合同,保障 “有编有岗”。
2、地方优师专项
培养院校:由中西部各省自行确定的本科层次师范院校(如江西省的赣南师范大学、云南省的云南师范大学等)承担,仅面向本省招生。
协议与就业:协议签订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入学前完成;毕业后按协议约定到定向县任教,服务期不少于6年;就业管理以 “地方统筹” 为主,具体要求参考本省政策。
重要提醒:若考生拒绝签订协议,培养高校有权取消其优师专项录取资格,填报前需明确自身意愿。
四、就读师范相关专业
若不想受 “公费”“定向” 的服务年限限制,也可直接报考 “师范类专业”,通过系统学习师范相关知识,为成为教师打基础。这是最 “灵活” 的途径,适合希望自主选择就业地区的考生。
专业范围:师范类专业的名称中通常带有 “师范” 二字,核心围绕基础教育学科,如汉语言文学(师范)、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英语(师范)、物理学(师范)、化学(师范)、小学教育、学前教育等,覆盖小学、中学、幼教阶段的主要教学科目。
开设院校:不仅限于师范类高校,如南京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部分非师范院校也开设师范专业,例如湖北大学、成都大学、上海师范大学(部分专业) 等,考生可通过高考志愿手册查询具体院校及专业。
课程优势:除了学习本学科专业知识,如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文学理论、写作等,还会系统开设教育心理学、教育学原理、教学法、课堂管理、教育实习等课程,直接对接教师职业技能需求,培养更具针对性。
五、考取教师资格证
无论是否为师范专业毕业,要成为合法教师,都必须取得教师资格证,这是国家规定的 “职业准入门槛”,非师范专业考生也可通过此途径实现教师梦。
报考条件:
1、普通话水平:需取得普通话二级乙等及以上证书;若报考 “语文科目” 教师资格证,需达到二级甲等及以上(普通话考试可在大学期间或毕业后参加)。
2、学历要求:不同学段要求不同,门槛清晰
幼儿园教师资格证:幼儿师范学校毕业或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
小学教师资格证:中等师范学校毕业或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
中学(初中、高中、中职)教师资格证:高等师范学校毕业或大学专科、本科及以上学历(具体以当地最新政策为准)。
考试流程:
需通过 “笔试 + 面试” 两轮考核
笔试:考《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等公共科目,以及对应学科的专业科目(中学阶段);
面试:以 “试讲 + 答辩” 形式进行,考察教学设计、课堂表达、教学应变能力;
两项均通过后,可申请领取教师资格证。
最后需要提醒的是:以上五种途径各有侧重,公费师范生、优师专项适合看重 “稳定就业”“经济减免” 的考生;师范专业适合希望系统学师范知识的考生,教师资格证则为跨专业考生提供了 “入门通道”。
建议考生和家长结合自身经济情况、就业地域偏好、服务意愿等,仔细研读当年各省教育考试院及目标院校的招生简章,避免因信息偏差影响选择。
来源:山东考帮、掌上高考APP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