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76738950822665.png  欢迎访问山东招生教育网官方网站!

服务热线:400-011-3805
热点关注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热点关注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选课走班教育教学模式探索
发布时间:2021-09-24

新高考的核心变化是让学生拥有选择的权利,选课走班成为高中教学的常态。选课走班的实施就是为了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需求,满足国家多样化的人才需求,是本次高考改革落地的重要环节。

选课走班不仅仅是一种教学组织形式的转变,也是学校育人方式的一种转变。高中学校应该抓住新高考这个新机遇,用课程引领学校特色发展,为不同学生提供更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教育,进一步凸显学校的办学特色。在选课走班的实施过程中学校要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权,真正赋予学生选择课程的权利,通过学生合理选择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针对不同档次和不同组合的学生因材施教,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长清第一中学作为济南市第一批新高考选课走班试点学校,立足学校实际,在充分尊重学生选择的基础上,突出学校优势,精心筹划选课走班,几年来积累了一些经验,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主要从选课走班的实施、选课走班下的教学管理及教学评价三个方面谈一下学校这几年做的一些探索。

一、不断优化选课走班,打造学校优势组合

(一)组织保障,精心准备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新高考选课走班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研讨新高考、新课程改革,规划选课走班总体方向;指导选课走班的教学管理工作,及时指出改进方向;确定不同时间节点选课走班的工作重点;指导相关部门开展工作。在领导小组指导下成立由教务处、学生处、教科处等处室组成的选课走班设计小组,全面落实选课走班方案的制定,主要包括课时分配,课表编排,制定日常教学管理评价方案,制定行政班、教学班管理评价方案等。成立由级部、学科主任、班主任、备课组长、教师组成的选课指导小组,具体安排、部署学校选课走班的教学工作,做好选课走班的指导工作,落实走班的管理制度和教学常规工作。

领导小组组织相关人员编制《选课指导手册》,就选课的意义、原则、操作方法、注意事项等向学生及家长作出明确解释。学校一方面邀请多名专家来校对新高考政策的研究向学生及家长进行解读,另一方面组织校内对新高考有研究的教师给学生做选课指导的专题报告。这些都为学生的自主选课提供有力的支撑。

(二)全面实施“导师制”,助力选课走班

为了更好地适应新高考带来的变化,学校积极推进导师制,完善导师制的相关制度建设,编制导师手册,给每一名学生配备导师。导师对自己所负责的学生开展生涯规划教育,从学生自我认知、学业选修、职业行业体验、专业报考等方面进行细致指导。导师基于每一名学生兴趣特长、学科成绩、学习潜质、发展方向以及学校师资等帮助学生合理选择组合,为稳步推进选课走班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三)优化流程,稳步推进选课走班

学校通过近几年的不断摸索,探索出了一条科学合理的选课流程:政策解读指导—模拟选课—选课指导—自主选课—选课体验—动态调整—正式定选。

学校在向全体学生进行新高考政策解读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模拟选课,让学生对自己所选课程做到心中有数,准备好两到三个选课方案,为正式选课做好充分准备。一般学校会在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后进行两次模拟选课调查。通过对学生两次模拟选课的数据进行分析,合理规划教学资源(师资、教室等),由导师结合学校特色和优势以及学生实际开展更加有针对性的选课指导。经过导师的选课指导之后,学校会在合适的时间节点组织学生在学校选课平台自主选课,完成选课任务。选课结束后一周内,教务处公布学生选课名单,一式三份,送任课教师及学生所在行政班班主任各一份,教务处留存一份。学校设置15天犹豫期,确需退、改选,学生要写出退、改选申请,由选课走班设计小组批准,由教务处负责调整。自主选课结束后,将进入选课体验阶段。这个阶段根据学生自主选课的情况,本着“能定则定,尽量少走”的原则合理设定教学班级。

将同一种组合的学生安排在一个教学班,行政班与教学班合二为一,不走班。将有两个学科一样的学生组成一个教学班,在上第三科目时进行走班,也就是“定2走1”。对于一些冷门组合如果学生依然坚持选择,可以将这些学生进行单独编班,他们的选课走班可以穿插到其他组合中去。在选课体验阶段,如果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发现自己所选组合不太适合自己,可以在合适时间节点向学校提出组合调整申请,学校会统一作出动态调整。通过这一系列稳妥措施,学生最终会在高二上学期确定下自己的组合,从而完成选课走班工作。

(四)优化教学资源配置,打造优势组合

学校充分研究教室、教师等资源配置情况,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优化资源配置,在充分尊重学生个人选择的基础上,尽量减少走班的人次。经过优化组合后,选课组合趋于稳定,并且形成了一系列优势学科组合。学校在一些优势学科组合中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试行分层教学,这些优势组合不断涌现出一批在市统考中名列前茅的学生。

二、打造“管、促、巡、督”四位一体课堂教学管理模式

新高考打破了原有的教学组织形式,使得教学管理面临新的问题和新的挑战,尤其是班级的管理仅仅通过班主任很难起到以前那样的良好效果。面对新的挑战,学校通过不断探索,最终构建出一套“管、促、巡、督”四位一体的课堂教学管理模式。所谓“管、促、巡、督”,即“教师课堂管学、班主任入班促学、级部巡学、学校督学”,落实各级主体责任。

(一)课堂管学

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中,班主任主要承担管理与教育职责,科任教师主要承担学科教学。但是在新高考背景下,存在着走班学生,教师的管理工作变得非常重要,所以这就要求任课教师成为课堂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增强教师“我的课堂我做主”的责任意识。课堂管学也是全员导师制的深化,让教师能够真正去深入了解每一位学生,不仅仅是从学习上关心学生,更应该从思想和生活上给予帮助,让教师真正成为学生的导师,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通过课堂管学,不仅课堂秩序更好了,教师对学生的学情把握更加准确了,教学有效性更高了,而且师生关系比以往也更加融洽了。课堂管学成为提高课堂教学品质的关键环节。

(二)入班促学

班主任入班促学主要是指在一些关键时间节点,比如学期初、学期末以及期中考试前后,班主任入班及时了解学生的上课情况,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便于班主任更好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入班促学是班主任提升班级管理的另一个维度,既是“教师课堂管学”的延伸,也是班风建设、学风建设的切入点,还是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工作内容。尤其是涉及学生走班的课堂,行政班班主任的入班促学能够对学生起到重要的督促作用,能够有效解决因走班导致的管理缺失问题。班主任的入班促学增强了教师管学的力度,使课堂不仅是教学的主阵地更成为德育管理的主战场。   

(三)级部巡学

级部巡学主要指由级部管理人员和部分班主任代表组成级部巡学队伍,对级部教学情况加强巡视,及时查看各教学班教师和学生上课情况。通过级部巡学主要是形成以巡抓“管”、以巡领“促”的良好局面。级部巡学对教师的课堂管学和班主任的入班促学除了起到督促作用之外,也增加了教师和班主任的管理底气,将课堂、班级、级部管理有机结合,从而提高级部整体教学管理品质。

(四)学校督学

学校督学主要是由教务处管理人员组成督学队伍,并且不断完善检查与考评、激励级部管理的办法,在教学管理逐步扁平化的同时,能够深入到教学一线及时了解学生学习和教师上课的情况。同时学校会将过程管理和量化结果纳入对级部的考评,通过督促级部教学管理来提升学校教学管理品质。

通过打造“管、促、巡、督”四位一体的课堂教学管理模式,进一步理顺了管理关系,明晰了学校、级部、班主任、教师各自在课堂教学管理中的责任,进一步提升了管理效能和课堂教学管理水平。

三、构建多元评价机制,保障选课走班下的教学质量

评价是学校教学管理中一项重要工作,是调动教师教学积极性的有效手段,构建一套公平、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体系不仅能激发教师教学活力,更能有效提升教学质量。为了适应新高考选课走班下的教学管理,学校在评价教师工作时也必须作出相应的调整。

(一)不同工作折算成标准课时,打通工作量评价壁垒

新形势下评价的难度也显而易见,首先面临的就是教师工作量方面的评价:教师的工作任务会发生一定的改变,如果像过去那样单纯通过课时量来评价教师工作量,就会出现很多弊端,不利于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针对教师关心的工作量方面,学校采取了将不同的工作都折算为标准课时的形式。所谓标准课时,即任课教师上一节课时的工作量。因为学生选课走班的原因,不同学科教师的需求有很大差异,这就使得部分教师要从事一些教学相关的其他工作。除此之外,以往教学工作中的自习辅导、监考等工作也变得复杂了很多。这样,教师不仅面临角色多元化,还面临工作大量交叉。通过标准课时的转化方式,就能够把教师承担的各种不同工作都转化为课时量进行评价。

(二)个人评价与整体评价相结合,形成合力

新高考选课走班的实施使得同一年级里面出现了很多不同组合,不像过去存在大量平行班级。在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方面,如果只是单纯地看教师个人的教学成绩,就会有所偏颇。基于新高考带来的这种变化,我们在个人评价的基础上更加重视捆绑式的整体评价,将整体评价的数据折算后和教师个人成绩加在一起构成教师个人的教学质量评价成绩。在进行教学效果评价的过程中,教师所任教班级学生取得的原始成绩按照等级考中等级的划分比例进行相应转化,再对不同等级进行相应赋分,教师个人得分就是各等级学生赋分的总和。同一备课组赋分是备课组所有教师个人得分求平均分,班级作业组得分是根据本班学生总分按比例进行等级赋分。教师的个人量化成绩是由个人得分、备课组赋分、所教班级赋分分别折算成名次赋分之后按比例加在一起构成教师的个人量化得分。这样做最大的优势就在于杜绝教师在教学中的单打独斗,注意备课组的集体作战,同时照顾所教班级所有学科的学习情况,使得备课组和班级作业组成为一个教学质量的共同体。针对不同阶段的考试成绩,我们也会灵活采取相关比例划分。比如,在起始年级我们更加关注学生的整体成绩提高,所以我们有意识加大中间等级赋分比,在毕业年级则更加侧重尖子生的评价。同一学科所有备课组的名次赋分相加构成学科组赋分,这样我们就可以打通不同学科组之间的教学质量评价,使得学科组成为学校该学科的教学质量共同体,而学科主任也就成了本学科教学质量的第一责任人。

(三)不断创新评价方式,打造多维评价体系

虽然我们在教学质量评价时通过上述的个人评价与捆绑评价相结合打通了不同学科、不同组合之间的评价壁垒,但是对于不同组合的学生差异性使得这种评价还是存在不小的弊端。选课走班的新情况下,任课教师由于所教组合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比较大的差异,如果我们的评价不能考虑到这些问题的存在,就很难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学校通过借鉴上海、浙江等地一些先进学校的做法,主要采用看基础比发展的两种评价:指标积分评价、等级赋分增量评价。

指标积分评价:适合存在差异的不同组合班级间的评价

指标积分评价是在以选课走班后的第一次市级统考成绩为基础,根据市里提供的相关数据,给各个班级确定不同层次的指标,如特优生指标、尖子生指标、特招线指标、一段线指标等,并规定不同指标的超标赋分标准和未完成指标的扣分标准。根据每次大型考试提供的相关数据,各项指标的超标赋分减去未完成指标的扣分就可以算出每次考试不同班级的班级赋分,根据赋分高低评价班级。这种评价的方式就有效规避了不同组合班级学生的差异,而是根据入口看出口,根据基础看发展。

等级赋分增量评价:适合评价存在差异不同组合的学科教师

等级赋分增量评价也是以选课走班后的第一次市级统考成绩为基础,根据学生等级赋分情况确定每个班级不同学科的等级赋分基数。根据每次大型考试提供的相关数据计算每个班级不同学科的等级赋分增量来评价学科教师,根据学科教师任教班级数的不同再乘以相关系数就作为该名教师的等级赋分增量评价分数。这种评价方式解决了即使是选的同一学科,但是因为组合不同导致学生差异带来的学科教师评价问题。

这两种评价方式虽然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由于选课走班导致的班级差异、学生差异下的评价问题,但是因为学生学习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和变化性,也很难完全有效评价教师的教学。需要不断探索更加多维的评价方式,更加全面、科学、高效地评价教学工作。

面对新高考带来的变化,我们将继续深化对“优化选课走班、加强课堂教学管理、构建科学评价机制”三个关键点研究,不断革新教学管理策略并不断提升学校教学管理水平,创造学校新的辉煌!


来源:《山东教育》中学刊

 
 
 上一篇:新学期来了 莫忘留学安全关键词
 下一篇:祛校外培训虚火 还教育生态清风
考生在线登记
免费领取高招会入场券
  • 姓名
  • 电话
  • 所在中学
  • 高考分数
  • 意向院校
  • 留言
客服名称
客服名称
客服名称
客服名称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