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工作稳定、福利待遇较好、素有“铁饭碗”之称的国考报名人数屡创新高,2022年更是突破200万,火爆程度可见一斑!
但公务员报考对考生专业有要求,有些专业能报的公务员岗位数千个,有些专业却寥寥无几,专业不对努力白费,所以想报考公务员的考生家长在选择专业时就要开始规划了!本文整理了2023年国考招生热门专业及各个专业能报考的岗位,高中生及家长重点参考!
首先,给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公务员类别。目前我国的公务员职位类别划分为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等三种。
1、综合管理类:指除专业技术类、行政执法类以及其他职位类别以外的公务员职位类别。综合管理类职位是机关中数量最多的主体类别。
2、专业技术类:指在机关中承担专业技术职责,为实施公共管理提供直接的技术支持和保障的公务员职位类别。
3、行政执法类:指在工商、税务、质检、环保等履行市场监管与社会管理职能的行政执法部门的基层单位的行政执法职位中设置的公务员职位类别。
在国考招录中,大多职位都设置了专业需求,2023年仅有46人、29个职位不限制专业,比往年大幅度降低,想报考公务员的考生家长一定要提前规划,根据想报考的职位来选择目标专业。下图统计了2023国考招录十大热门专业,其中经济类、金融类、计算机类、统计类、法学类专业招录人数最多,一起来看!
下文给大家盘点下部分热门专业和招录单位情况:
在公务员机关中,大量需要懂经济的人才,体现在公务员考试招录上,这一类考生也很吃香。
包含专业:会计学、财务管理、财政学、金融学等。
招录单位:税务局、发改委、中央办公厅、海事局、铁路公安、审计局、统计局、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等。
历年公务员考试均会招录大量法学类专业人才,负责涉法、法律法规、行政诉讼等相关工作,如劳动监察、医疗监察、劳动仲裁、交通外勤执法等。
包含专业:法学、经济法学、国际法学、国际经济法学、劳动改造法学、商法学、刑事司法学等专业。
招录单位:公安局、发改委、检察院、法院、教育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铁路公安局、长江航运公安局等。
中文类专业的考生,在公务员考试中一直拥有着突出的优势。该专业考生选择机会多,在考场上的优势更大。公务员考试,通常考申论和行政职业能力测试,对于考生的语言文字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要求非常高,而这两种能力,正好是此专业在大学期间着重培养。因此,这个专业的考生也更容易考上。
包含专业: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中国语言文化等。
招录单位:政府、办公厅、海事局、邮局、公安局、水利部、统计局、银保监会等。
随着各个电子设备在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是现在很多人工智能也在大量涌入市场,致使现在各个行业都缺少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公务员岗位也如此,不管是哪个企业,还是要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做出相应的改变,各个用人单位更需要在引进先进技术的同时,招入大量可以灵活运用技术的人才。
不管是从单位网络系统的搭建、维护,还是网络安全的保障等,都还是离不开计算机专业的人员进行掌控,所以计算机专业在公务员考试中很“吃香”。
包含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工程、信息安全、网络系统管理、软件技术、图形图像制作等。
招录单位:政府、档案局、网信办、公安局、税务局、通信管理局、海事局、海关、邮局、统计局、知识产权局、气象局、银保监会、证监会等。
根据国家近几年招录公务员情况来看,新闻专业的人才越来越受到机关单位的关注和重视,新闻专业既具有中文专业的文字处理能力,又具有媒体素质。在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人才无疑是较为吃香的。
包含专业: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传播学、编辑出版学、网络与新媒体、数字出版、国际新闻与传播等。
招录单位:外文局、外交部、中央办公厅、中央宣传部、中国文联、海事局、税务局、公安局、银保监会、气象局、知识产权局、文物局、邮政管理局等。
从近几年的“国考”招录数据中可看出,具有热门专业背景的考生可选择的职位非常多,这意味着考生可以有相当多的选项,不用担心自己会因缺少岗位而无法报名,也更有机会找到自己心仪的岗位。
具备热门专业背景的考生选择范围之广:
(1)在地域方面:遍布全国各地的机构单位供选择;
(2)在各个招录单位中:国考招录中有诸多垂直机构,遍布全国各地,有很大的选择空间;
(3)对于工作单位:可以在多个系统、多类岗位之间做抉择。如果你是一名财会类专业的考生,可供选择的部门就非常广泛,比如税务、海关、公安以及各类需要财务人员的岗位都可以去报考。
无论国考,还是省考,热门专业背景的考生能够避开那些“千里挑一”、竞争激烈的职位,同时可以选出那些专业要求更窄、门槛更高的职位,从而降低竞争值,提升成功率。
同时也要注意的是,专业要求与学历“挂钩”,不同层次的学历设置了不同的专业要求,考生们要同时符合学历和专业两类要求才能报名。
近年来考公热度不断高涨,所以有了“宇宙的尽头是编制”一说。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想考公,也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考公,家长还要结合孩子的报考意愿、兴趣特长等综合考虑!
来源:山东高考资讯、山东旗舰咨询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