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简介
南京大学(Nanjing University),简称“南大”,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双一流”、 “985工程”、“211工程” 重点建设高校,入选“珠峰计划”、“强基计划”、“111计划”、“2011计划”,为九校联盟(C9)、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环太平洋大学联盟、21世纪学术联盟、全球大学高研院联盟、国际应用科技开发协作网、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新工科教育国际联盟、中国高校行星科学联盟、长三角研究型大学联盟、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成员,首批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
强基计划招生专业
2022年南京大学强基计划招生设为8个专业,分别是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历史学、哲学。招生专业与去年相同。
学科评估
招录情况
1、入围分数线
2022年南京大学抱团复交首次改革,将强基计划校测时间提前到高考出分前。目前已经公布初试分数的省份分数线如下:
2、录取分数线
录取办法:依据第一、二类考生“高考成绩(折算成100分)×85%+南大考核成绩(折算成100分)×15%”合成的综合成绩进行录取。按照“分数优先”的原则,依据招生计划分专业划定录取分数线。末位综合成绩相同时,依次按照高考成绩、南大考核成绩排序。
校测模式
1、招生条件
南大强基计划的报名条件和后续的入围流程区别了两类学生:
第一类:综合成绩优秀和学业成绩优优秀的考生
第二类: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
2、校测模式:笔试+面试+体测
◆ 第一类考生:
1)初试。初试将于6月15日前进行,考试科目为学科素养基础,成绩不计入综合成绩,具体安排另行通知。第一类考生按照通知要求交费并打印准考证。学校将依据考生初试成绩,按照分省分专业计划的4倍划定复试资格线。末位如出现同分情况,同分考生均获得复试资格。
入围比例从去年的6倍降低到4倍,但是自主测试。
2)复试确认。取得复试资格的考生须在规定时间内登陆报名平台阅读知情同意书,确认是否参加复试。逾期未完成确认的,视为放弃后续选拔。对确认参加复试又无故放弃的,学校将名单通报生源省份省级招生考试机构。
3)复试。复试将于6月22日前进行,包括笔试、面试和体育测试,笔试、面试分别按照100分和50分记入南大复试成绩。体育测试项目为50米跑、立定跳远,结果作为录取的重要参考。南京大学强基测试科目依据考生选择的专业组而定。
选择专业组1的同学笔试科目为数理探究,主要考查相关学科基础、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南大校测理科考数学+物理,考试时间90分钟。一共6道大题,3道数学3道物理。试题难度:比高考难,涉及到不少物理和数学竞赛的问题。
选择专业组2的同学笔试科目为化生综合,主要考查相关学科基础,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列举新中国成立初期以来生育政策的调整;
选择专业组3的同学笔试科目为阅读表达,主要考查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综合素养和发展潜质。
◆ 第二类考生:
不参加初试,须在规定时间内登陆报名平台阅读知情同意书,确认是否参加复试。学校将结合考生学科特长另行组织考核。
简章中同时指出,考生报名南大强基计划后,将不能填报其他高校的强基计划。结合此前其他高校的消息,强基计划报名限报1所与往年是一致要求。
分析:今年南京大学在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强基招生维度上发生分层,往年具备清北实力的考生全部冲清北强基,导致南京大学等高校招不满或招不到的情况,将会得到一定的缓解。今年南京大学将与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竞争,高分段考生今年的估分尤其重要,在限报1所的情况下,如何选择强基高校要慎重考虑。
3、综合分数计算方式
综合成绩=高考成绩÷高考满分×850+南大复试成绩(对第一类考生,依据综合成绩和分省分专业计划进行录取。末位综合成绩相同时,依次按照高考成绩、高考数学成绩、高考语文成绩、高考外语成绩排序。对第二类考生,综合成绩达到生源地第一类考生同专业组最低录取分数线的,使用分列计划录取。)
4、真题分享
初试
科目:数学、物理、化学、生物
题量:每科10道题共40题
题型:选择题六选一
考试时间:90分钟
复试
物理部分考点:
化学部分考点:
离子共存、还原性判断、水溶液离子浓度、杂化、酚羟基、醇羟基酸性比较、CsclI2分解产物、计算PH值等
生物部分考点:
考察了蛋白质相关概念判断、标志重捕计算、端粒、花的亲缘关系、血糖免疫调节等,例如:下列哪种花和向日葵亲缘关系最近?选项:玉米、高粱、豌豆、菊花、南瓜等。
培养方案
南京大学充分发挥综合性高校特色,汇聚一流学科、一流师资、一流育人资源优势,依托新时代南京大学“三元四维”人才培养新体系,打造强基计划学生培养特区,引导学生在大师引领下聚焦国家重大需求、人类未来重大挑战、重大科学问题等关键领域,通过探究和创造性活动,强化使命担当,提升综合素质,增强创新能力。
(一)阶段考核的动态进出机制。根据学生兴趣发展和学习能力,建立“科学化、多阶段、动态性进出”考查机制,强化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过程性追踪,为学生建立动态进出通道和分流引导,注重激发学生探索未知的热情,促进学生不断深化自我认知,帮助学生确定符合个人特长与潜能的研究方向与目标。
(二)通专融合的优质课程体系。以新生研讨课、通识教育课、悦读经典计划课程群、科学之光通识课为核心的通识教育体系,帮助学生融会不同的知识领域,培养学生广博的视野,提升综合素养。以“文理工医”协调与特色发展的学科支撑体系,打造兼具思想性、学术性、交叉性的专业课程体系和跨学科研修平台,构建本研衔接培养机制,促进学生在相关学科领域内开展有深度和广度的探究。
(三)追求卓越的科研训练体系。以培养基础学科学术殿堂的“准学者”为目标,坚持前沿引领,“每生一项目”,开放校内外各层次高水平研究平台,让学生接触专业前沿和顶尖学者;坚持大师引路,“每生一导师”,构建涵盖“学业-学术-生涯”的多维本科生导师体系,通过师生深度交流协作,促进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养成;加强国内外交流,“每生一游学”,打造多层次、宽领域的游学项目,支持学生参加顶尖实验室访问、短期交流、学术会议等,开拓学生学术视野,培养跨文化交流能力。
(四)精准优质的支持服务体系。构建全员性、自主性和发展性的学习生态,围绕学生学业提升、体质增强、心理健康、生涯发展等提供个性化指导,为学生自主学习与思考、研究与探索创造有利条件。注重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等深度学习能力的培养与发展。强化学生领导力、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开展学习与发展综合评价,完善奖励制度体系。
来源:网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