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深入推进产教融合,落实“一体两翼”现代职教体系建设改革重点任务,联合8家上市公司,4所“双一流”高校与省级产业园区建设12个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4个市域产教联合体、6个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形成“三融合、三创新、三实体”产教融合新模式,探索建立服务产业链、支撑创新链、反哺教育链、培育人才链“四链”融合形式。
一、以“三融合”搭建产教融合实施路径
一是校地融合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学校积极对接济南市委、市政府重点任务清单,联合中央商务区、临港经济开发区、市中区政府与济南市民政局共建济南市科创金融、网络空间安全、元宇宙与养老等4个市域产教联合体,与驻济产教融合型企业、龙头企业和科研机构等单位共同实施市校融合发展战略工程,共建冷链物流、人工智能等产业学院与数智化人培平台,促进专业布局与当地产业结构紧密对接。二是产教融通推动行业数字升级。围绕山东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按照以群建院逻辑,建设跨专业或多专业交叉复合式专业群,打造12个产业学院,涵盖全校13个专业大类52个专业,9个省级以上专业群。每个产业学院均成立联合体或共同体,围绕高效优质服务业数字化转型要求,定期开展专业和产业匹配度监测,预测行业产业人力资源发展需求,完成行业发展分析报告、行业人才需求预测报告等材料的编制与发布,为专业结构、人才培养动态调整与评价提供数据参考。三是科教融汇推动产业技术革新。校企联合组建29个跨专业、跨领域的复合式博士技术攻关团队,设置产业教授工作室,形成以博士为主导、教师为骨干、学生为辅助的三维立体科研力量,深入一线解决企业实际面临生产与技术性难题,立项省市级以上课题约300项,有效提升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质量,弥补产业发展中高水平、高层次人力资源短缺问题。
二、以“三创新”搭建产教融合生态环境
一是创新机制为校企合作保驾护航。为形成产教融合联合体和共同体(简称“两体”)、产业学院与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三驾马车”建设合力,从行政管理体系上形成党委抓总,产教融合服务中心牵头,职能部门与院系协同配合的产教融合发展合力。打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建设底层逻辑,一体化、系统化、内涵化、矩阵式新建或修订23项校企合作和实习就业管理制度,形成支撑产教融合各项工作的“四梁八柱”,确保工作推进有标准、实施有规范、考核有依据。二是创新模式为校企合作铺路建桥。在企建院、引企入校联合行业龙头企业,开展现场工程师、校企合作一体化等育人项目;以项目为纽带,将产业发展与“双师”建设结合,通过履约式、驻场式和“理论输出+工作实践”方法,开展教师挂职实践工作,增加教师挂职实践与企业工作黏连度、参与度与融合度;以合作为平台,把企业大师工作室与产业项目实施融合,带动企业各项资源入校,将行业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以及企业真实生产项目或典型生产案例引入实践教学过程;以国际为舞台,推动职教出海,与东盟共建“中国(山东)—东盟职业教育产学研基地”,梳理发布《校企合作指南》,为国际产教融合提供标准。三是创新方法为校企合作夯实基础。充分发挥“两体”资源融合性、产业学院教育教学性、实践中心社会服务性,创新性解决校企合作“两张皮”问题;以就业为导向,量身打造应届毕业生“家庭困难、就业困难、少数民族、无就业意向、抵触就业和集中就业”六本台账,绘制就业地图,建立学校职业生涯体验与规划的就业指导体系;以区域经济发展与企业需求为导向,把产教融合“三驾马车”行业发展内需力作为人才培养和专业调整的重要依据,提高人才培养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契合度。
三、以“三实体”搭建产教融合“三驾马车”
一是实体化推进“两体”建设 。“两体”均成立以理事会为核心管理架构,建立“两体”理事会章程等制度,完善运行机制,推进实体化运作。将产业学院作为“两体”运营载体与秘书长单位,产业学院负责人兼任秘书长,把“两体”资源赋能产业学院教育教学,构建人才共育、基地共建、成果共有、人员混编、文化交融运行机制,促进产教供需高效对接,推进“五金”建设。二是实体化推进产业学院建设。产业学院作为上连“两体”,下接实践中心承上启下的关键点,融合“两体”理事会管理机制,全面实施“一院一特色、一群一链条、一专多名企、一队多途径、一生多专长”产教融合提升工程,实践现场工程师等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建立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学校现已实质化推进冰轮、福瑞达健康和预制菜未来技术三个产业学院建设。三是实体化推进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建设。学校牵头“全国能源装备制造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在青岛设立分中心,校企共建“能源装备制造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发挥群体优势和组合效应,培养适合产业发展人才,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二氧化碳制冷技术与产品体系,共同攻关能源装备制造领域的关键技术和“卡脖子”难题。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深入推进产教融合,落实“一体两翼”现代职教体系建设改革重点任务,联合8家上市公司,4所“双一流”高校与省级产业园区建设12个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4个市域产教联合体、6个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形成“三融合、三创新、三实体”产教融合新模式,探索建立服务产业链、支撑创新链、反哺教育链、培育人才链“四链”融合形式。
一、以“三融合”搭建产教融合实施路径
一是校地融合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学校积极对接济南市委、市政府重点任务清单,联合中央商务区、临港经济开发区、市中区政府与济南市民政局共建济南市科创金融、网络空间安全、元宇宙与养老等4个市域产教联合体,与驻济产教融合型企业、龙头企业和科研机构等单位共同实施市校融合发展战略工程,共建冷链物流、人工智能等产业学院与数智化人培平台,促进专业布局与当地产业结构紧密对接。二是产教融通推动行业数字升级。围绕山东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按照以群建院逻辑,建设跨专业或多专业交叉复合式专业群,打造12个产业学院,涵盖全校13个专业大类52个专业,9个省级以上专业群。每个产业学院均成立联合体或共同体,围绕高效优质服务业数字化转型要求,定期开展专业和产业匹配度监测,预测行业产业人力资源发展需求,完成行业发展分析报告、行业人才需求预测报告等材料的编制与发布,为专业结构、人才培养动态调整与评价提供数据参考。三是科教融汇推动产业技术革新。校企联合组建29个跨专业、跨领域的复合式博士技术攻关团队,设置产业教授工作室,形成以博士为主导、教师为骨干、学生为辅助的三维立体科研力量,深入一线解决企业实际面临生产与技术性难题,立项省市级以上课题约300项,有效提升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质量,弥补产业发展中高水平、高层次人力资源短缺问题。
二、以“三创新”搭建产教融合生态环境
一是创新机制为校企合作保驾护航。为形成产教融合联合体和共同体(简称“两体”)、产业学院与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三驾马车”建设合力,从行政管理体系上形成党委抓总,产教融合服务中心牵头,职能部门与院系协同配合的产教融合发展合力。打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建设底层逻辑,一体化、系统化、内涵化、矩阵式新建或修订23项校企合作和实习就业管理制度,形成支撑产教融合各项工作的“四梁八柱”,确保工作推进有标准、实施有规范、考核有依据。二是创新模式为校企合作铺路建桥。在企建院、引企入校联合行业龙头企业,开展现场工程师、校企合作一体化等育人项目;以项目为纽带,将产业发展与“双师”建设结合,通过履约式、驻场式和“理论输出+工作实践”方法,开展教师挂职实践工作,增加教师挂职实践与企业工作黏连度、参与度与融合度;以合作为平台,把企业大师工作室与产业项目实施融合,带动企业各项资源入校,将行业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以及企业真实生产项目或典型生产案例引入实践教学过程;以国际为舞台,推动职教出海,与东盟共建“中国(山东)—东盟职业教育产学研基地”,梳理发布《校企合作指南》,为国际产教融合提供标准。三是创新方法为校企合作夯实基础。充分发挥“两体”资源融合性、产业学院教育教学性、实践中心社会服务性,创新性解决校企合作“两张皮”问题;以就业为导向,量身打造应届毕业生“家庭困难、就业困难、少数民族、无就业意向、抵触就业和集中就业”六本台账,绘制就业地图,建立学校职业生涯体验与规划的就业指导体系;以区域经济发展与企业需求为导向,把产教融合“三驾马车”行业发展内需力作为人才培养和专业调整的重要依据,提高人才培养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契合度。
三、以“三实体”搭建产教融合“三驾马车”
一是实体化推进“两体”建设 。“两体”均成立以理事会为核心管理架构,建立“两体”理事会章程等制度,完善运行机制,推进实体化运作。将产业学院作为“两体”运营载体与秘书长单位,产业学院负责人兼任秘书长,把“两体”资源赋能产业学院教育教学,构建人才共育、基地共建、成果共有、人员混编、文化交融运行机制,促进产教供需高效对接,推进“五金”建设。二是实体化推进产业学院建设。产业学院作为上连“两体”,下接实践中心承上启下的关键点,融合“两体”理事会管理机制,全面实施“一院一特色、一群一链条、一专多名企、一队多途径、一生多专长”产教融合提升工程,实践现场工程师等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建立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学校现已实质化推进冰轮、福瑞达健康和预制菜未来技术三个产业学院建设。三是实体化推进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建设。学校牵头“全国能源装备制造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在青岛设立分中心,校企共建“能源装备制造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发挥群体优势和组合效应,培养适合产业发展人才,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二氧化碳制冷技术与产品体系,共同攻关能源装备制造领域的关键技术和“卡脖子”难题。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