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暑期开始以来,山东建筑大学青年学子响应号召,通过多种方式,积极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实践中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把读书学习、健康成长、创新创造、艰辛奋斗所获的学习力、目标力、能动力、行动力转化为思想力、执行力、服务力、战斗力,用优异成绩向党的二十大献礼。
挖掘青鸟育人内涵,融价值塑造于社会实践
聚焦校地共赢,青鸟育人。山东建筑大学同16地市搭建“青鸟计划”网络平台,发布“青鸟计划”站长招募令,选拔出36名优秀青年学子担任山东建筑大学16地市“青鸟驿站”站长,在“阵地联用,工作联动”的机制下,学校1789名学子通过报名“青鸟计划”返家乡实习实践。机电工程学院“青春光华筑梦队”实践团赴临沂市诸葛镇与村民共同探讨乡村振兴战略下如何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商学院“大学生农民经纪人”团队返家乡开展乡村信贷调查,了解村民信贷状况,普及信贷知识;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聚齐鲁地 喜迎二十大”实践团前往济南市济阳区崔寨街道清宁书院通过书画展、文物展及乡土文物展了解乡村振兴成果,坚定乡村必振兴信心。
青鸟助飞,逐梦家乡。暑期以来,学校共青团将“青鸟计划”作为助推青年学子实习、实践的有力抓手,培养学生感知山东、了解社会、提升技能、反哺家乡的家国情怀,真正为建大青年学子的乡思与未来铺路搭桥。
挖掘劳动育人内涵,让劳动成为学子们最好的习惯
劳动教育不是加法,而是方法,生硬地植入,只会适得其反。劳动教育和社会实践有很多相通之处,完全可以做到隐性融合。暑期以来,山东建筑大学共青团找准劳动教育与社会实践二者结合点,组建311支“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赴各地开展推普支教、道路交通改造指导、工业遗产活化、老旧社区更新、红旅乡村振兴、花卉产业调研等暑期社会实践特色项目,通过实践,最大限度提升学生劳动教育的参与度、认同感。土木工程学院“聚焦黄河生态建设 助力黄河文化传承”实践团赴东营市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研黄河周边生态环境及村民生活状况;管理工程学院“蒲公英团队”赴威海荣成市石岛牧云庵村开展志愿服务;热能工程学院“传承红色基因,助力能源改造”社会实践团队入选团中央开展的延安专项社会实践活动。
劳动教育过程也是育人过程。在山东建筑大学,青年学子们积极参加劳动教育的场景已蔚然成风。
挖掘社区服务育人内涵,提升课内课外联动能力
“大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课堂外讲、在实践中学、到社会上练,提高“大思政课”的效力,发挥全链条育人效果。暑期以来,学校团委号召青年学生参加“大学生社区实践计划”,带动341个团支部,1700余名团员同354个社区结对,在疫情防控、社区治理、课后服务等方面进行志愿服务。法学院“法援情暖夕阳红”实践团在济南市历城区尚东1956社区以“提高老年人防骗意识”为切入点,开展防诈普法讲座,宣传防诈骗知识;管理工程学院“阳光青年”社会实践团前往济南市历下区和平新村社区,调研养老现状,探索新型居家养老模式。各类社区实践活动中,收集典型案例119个,编辑社会实践专项工作简报12期,宣传推文48期。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大思政课”不是简单的“课堂加实践”,更不是“为实践而实践”,而是在实践历练中有机融入理想信念和精神品格教育,引导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努力促进二者之间水乳交融、浑然天成,从而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实际效果。
来源:山东建筑大学、山东教育新闻网。